【党史微课堂】李大钊牺牲的经过

【党史微课堂】李大钊牺牲的经过

回望过往的奋斗路,眺望前方的奋进路,建党百年以来,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、矢志不渝,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,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,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。

回顾党史,是为了更好地以史为鉴,把握现在,面向未来;回顾党史,更是为了寻根溯源,心有所依,情有所归。自3月17日起,“鹤岗公安政务”微信公众号精心制作推出“党史微课堂”学习专栏,带领大家回顾百年光辉历程。

1927年4月6日,张作霖在得到帝国主义与各国驻华公使团的默许和支持后,派出军警、便衣侦探200多人,把北京东交民巷东、西、北三方围堵起来,不顾外交惯例和国际公法,强行进入大使馆界内,袭击了苏联大使馆西院及附近的庚子赔款委员会等处,逮捕了李大钊等国共两党和进步人士80余人,还搜去国共两党的文件、宣传品、书籍资料等大批物品。李大钊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同时被捕。被捕时李大钊沉着冷静,为了妻女和其他同志的安全,没有进行抵抗。

李大钊等人被关押在北京西交民巷司法部后街京师看守所。1927年4月7日,《平报》刊登了李大钊等人被捕的消息。李大钊等人的被捕,在社会上引起极大震动。北京的广大工人及教育界、新闻界一致奋起营救,坚决要求北京政府无条件释放李大钊等人。

1927年4月9日和12日,北京国立、私立34所大学校长分两次开会讨论营救李大钊,并展开营救行动。章士钊、杨度等人积极设法营救李大钊。北方铁路工人计划劫狱营救,组织了劫狱队。此外,北方国民军为李大钊被捕向奉系军阀发出电报,提出警告。苏联政府向北京政府提出严重抗议,并召回驻京代办,断绝外交关系。但是,残暴的新旧军阀置强大的社会舆论于不顾,加紧了对李大钊的审判和谋害。

(图为就义前的李大钊)

李大钊被捕当日下午接受了第一次审讯,次日下午又接受了第二次审讯。《顺天时报》《晨报》报道称,李大钊“着灰色棉袍,青布马褂,俨然一个共产党领袖之气概”,受审时“目光充足”“态度甚从容,毫不惊慌”。

在狱中的22天,李大钊经受多次秘密审讯。不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,他都严守党的秘密,有策略地进行斗争,竭力保护同时被捕的同志和进步青年。

当得知劫狱计划后,李大钊极力反对同志们冒险营救而耗费革命力量。当敌人让李大钊交代供词时,他借机撰写了长达2700余字的《狱中自述》,回顾了自己革命的一生,表达了矢志不渝的革命志向和对中国革命的看法,并希望当局“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,不事株连”。

此时,反动势力合流,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的血雨腥风已然来临。在李大钊入狱后的第六天,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,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。其后,蒋介石即密电张作霖,“将所捕党人速行处决,以免后患”。

1927年4月28日,张作霖授意安国军总司令部、京畿卫戍总司令部、京师高等审判厅和京师警察厅,组成特别军事法庭,仓促进行军法会审,以刑律之内乱罪及陆军刑事条例之叛乱罪,判处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刑,舒启昌等其他10位革命者有期徒刑二年至十二年。

判决当日即执行了绞刑。在刑场上,新式的外国绞刑架矗立中央,李大钊第一个登上绞刑台。临刑前,监刑官问李大钊,对家属有什么话要说,可缮函代为转交。李大钊回答道:“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,知有主义不知有家,为主义而死兮也,何函为?”临刑时,李大钊毫无惧色,从容就义,时年尚不足38周岁。

来源:求是

原标题:《【党史微课堂】李大钊牺牲的经过》

📚 相关推荐

当世界杯遇到极昼 凌晨两点天亮
微信上墙怎么做?详细的微信上墙使用教程
竞彩2串1倍投最佳方法 2串
url - 什么时候应该在我的 URL 中使用斜杠?
孟买连环杀手
第一次*感觉下面很松怎么回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