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历史消息知识挖掘机《吴蕈谱》(译文)《吴蕈谱》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大型真菌学著作。除了把26种(类)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分成了上、中、下三品,并对之作了详尽的描述之外,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大型真菌,其中包括毒菌。
这个赛萌不太萌2024-09-03
本文系用户投稿,不代表机核网观点⚠️ 未经作者授权 禁止转载作者:清 吴林王鏊在《姑苏志》中说,蕈就是菌,多生在西山的松林下。二月份生长的蕈叫雷惊蕈;红色的蕈叫猪血蕈,味道都很鲜美。岳岱在《阳山旧志》中说,蕈这种东西,只有在山里才有,大概是草木的脂肪进入土壤,吸收了土壤的营养才会生长。在惊蛰时节生长的蕈,山里人叫它雷惊蕈;茎高白色有斑点的蕈叫溪鹅蕈;紫色和青色的蕈叫青紫蕈;小而实的蕈叫麸筋蕈;青红色的蕈,切开后有汁液的叫朱血蕈;黄色的蕈,味道甘甜的叫餹蕈,这些品种都是好的。牛若麟在《吴县志》中说,蕈在各处都有,但山里最多,鹅子蕈是最好的,其他的梅蕈、松蕈、茶蕈、桑蕈、菜花蕈都可以吃。苏州郡城的西边,各个山头秀丽异常,蕈的产量很多,尤其是黄山的蕈是最好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黄山离城近,容易上市,所以蕈很新鲜。其他山头的蕈,可以就地吃掉。适合幽静居住的文人享受蕈的美味。当春天的气息初萌,雪融化,泥土变软,雷声欲响,蛰伏的虫子还没有活动,这时产的蕈就叫雷惊蕈,又叫戴沙蕈,村人在石头缝里沙土中寻找拾取,所以又叫石蕈,东坡又叫雪蕈。黑色的雷惊蕈叫乌雷惊;黄色的叫黄雷惊;梅树下的蕈叫梅树蕈;菜花时节生的蕈叫菜花蕈;谷树上的蕈叫谷树蕈;茶树下的蕈叫茶棵蕈;桑园里的蕈叫桑树蕈;形状像鹅蛋的蕈叫鹅子蕈;小于鹅蛋的蕈叫黄鸡卵蕈;丛生在茅柴中的蕈叫茅柴蕈;甘甜的紫赯色的蕈叫餹蕈。这时天气还不热,没有蛇虺的毒害,也没有虫子咬蚀的危险,和姜芽、笋一起吃很美味。陈仁玉说过,这就是羞王公登玉食的美味啊。以上这些蕈都和雷惊蕈同时生长,所以金昌豪右游山船争相购买献给新鲜的蕈,没见过有不好的,吃了就不会有疑虑,应该列为上品。其次有紫面蕈;斑纹如雉的蕈叫野鸡斑蕈;杨树下的蕈叫杨树蕈;切开后有汁液的蕈叫奶汁蕈;青面蕈;白面蕈、红面蕈、赭面蕈,即俗称黤面蕈,都可以吃。形状像手掌的蕈叫佛手蕈;天气初寒时生的蕈叫紫花蕈;姜黄色的蕈叫姜黄蕈;瘦高的蕈叫灯台蕈。以上这些蕈味道都很美,但时令已经晚了,稍微放久一点就会有虫子侵蚀,不容易保持新鲜,应该列为中品。再次有面绉的蕈叫瘪婆子蕈;白如玉的蕈叫粉团蕈;红如橘皮辣的蕈叫橘皮蕈;像伞张开的蕈叫伞子蕈;白而滑的蕈叫麫脚蕈;面紫褶红的蕈叫紫血蕈;紫而或黄的蕈叫紫富蕈;面鲜红褶白的蕈叫猪血蕈。以上这些蕈虽然都可以吃,但味道比上、中品的要差,有些蕈和有毒的蕈相似,应该列为下品。然而,一到六月,各种蕈就都出来了,如生在楝树下的蕈叫楝树蕈;生在椿树下的蕈,面黄褶白,丛生在一起的叫椿树蕈。生在某树下的蕈就以树名命名,但楝树和椿树下的蕈不常见,所以不列入品类。有形状像馎饦,味道像海的蕈叫餫饨蕈;长而小的蕈叫鸟鸡鹅脚蕈,即阳山所说的溪鹅蕈。还有青紫粉色的蕈,即青紫蕈;麸筋蕈韧如麸筋。这些蕈都是根据村老用乡俗语象形命名的,也不必多说。林某谨慎地品尝了各种蕈,足够吃了,不认识的蕈可以舍弃,不堪食用的蕈有纯白色味苦的蕈叫石灰蕈;黑色质薄像伞张开的蕈叫桴炭蕈;苍白色的蕈叫瓦屑蕈,一名灰子蕈。这三种蕈都生在坟墓间有石灰露出的地方,四季都有,虽然不会害人,但也是没有味道的东西。有灰黄色、矮脚粘滑、无褶、细针空的蕈叫黄馒头蕈,渐大如一升器,背面如羊肚,人又叫它牛屎蕈。这是山里人都舍弃的东西,雨后遍山都是。还有苦而麻的蕈叫苦麻蕈;皮蕈,一名土蕈;绵茧蕈,即绵姜头,面白,有细纹如银丝,碎了后气味辣;食了后会戟喉的蕈叫生姜蕈;大毒、面红、折白、比猪血蕈大一倍的蕈叫沙枋蕈;古墓间下有沙枋木往往生蕈,误食会杀人。以上这些有毒的蕈,大略举出一二,应该舍弃,如果有与众不同的蕈,采的人就舍弃它。《琐碎录》说,凡是果实异常的,根部一定有毒蛇,忌食。窃以为,凡是蕈异常的,也一定有蛇虺居住在下面。《阳山旧志》又说,凡是白折面红的蕈、纯白无折的蕈,采的人应该舍弃。生在枫树下的蕈叫笑蕈,吃了会令人笑不止,喝土浆可以治愈。还有法子:烹时放几根灯草在锅里,灯草变黑,就说明蕈有毒,不可食。所以山里人采蕈一定要认真辨别蕈的品种,如某山出什么蕈,某地出什么蕈,都有旧的蕈窝,不会乱生。凡是蕈在一处稍微出几个的就是好蕈;如果丛生在一起,倾筐而得的,一定是蛇蕈。蛇涎也能成蕈。凡是蕈有名色可认的,就采;没有名色的,就舍弃。这虽然说的是一乡的蕈,但四方贤达之士宦游流寓在吴山的,应该知道这个谱,采蕈时不要轻率,还是有待于好事者广泛认识并续补,这也是悯世的一种功劳,这就是作这个谱的主要意思。现在将各种可以吃的蕈谨慎地列出来,如下。上品上品的蕈有以下几种:雷惊蕈:也叫戴沙蕈、石蕈,二月间惊蛰节候而产,菌质外深褐色,褶白如玉,味甘美,柔脆。乌雷惊蕈:色黑,褶带红,味甘滑。黄雷惊蕈:嫩黄如染色,似松花,味殊胜。梅树蕈:产梅树下,形小味殊,菌质淡白,略带微青,褶作莲肉色。花蕈:质瘦小,外沉香色,褶白净,菌口稍卷,不作伞张,二、三月菜花将开时生。谷树蕈:形瘦而小,高脚薄口,不作伞张,质纯黄如沉香色,味鲜,作羹微韧,二、三月生。茶棵蕈:黄黑如酱色,白褶大面长脚,味胜,微韧。桑树蕈:紫色,亦有黄色者,形如香蕈,产桑园中,沿山园树下处处有之,光福诸山尤多。鹅子蕈:俗云鹅卵蕈,状类鹅子,形大,不作伞张,外有护膜,褶在膜内,久则裂开,方见有折,味殊甘滑。茅柴蕈:产贞山、玉遮山,丛生茅柴中,菌质上下涓洁,莹白圆润,初如蕊珠,大则伞张,折作茜色,如桃花含露,稍久变深紫色。餹蕈:即松蕈也,于松树茂密处松花飘坠着土生菌,一名珠玉蕈,赭紫色,味甘如餹,故名餹蕈。这些蕈都是上品,味道鲜美,质地柔脆,都是苏郡的佳胜。中品中品的蕈有以下几种:紫面蕈:面微紫,褶洁白,肥大,伞张,味美,黄山最产,春夏俱有。野鸡斑蕈:外灰色,黑斑,白折,黑沿口,高脚,有斑纹如雉,故名。黄山一路春夏俱产。杨树蕈:纯白色,味如鸡肉丝而带韧,微有膻气,得其蕈荡论簇而生。山中人云,味美异常,秪宜自充庖供,何暇上市?惟羊山一路有之。奶汁蕈:赭黄色,卷口,损之有汁如乳,质硬而虫不甚侵蚀,食之木而味少,四时俱生;有长脚、矮脚之分,更有白奶汁,并可食。青面子蕈:菌面青白、杂斑、伞张者曰青面子;白者曰白面子;红者曰红面子;更有赭面子,即俗谓之黤面子,味皆美,俱可食。佛手蕈:一名扫帚蕈,一名灯草蕈,一名葱管蕈,皆象形也。一根丛生如豆芽菜而灰白色,味极柔滑鲜美,三月间多产,支硎山及黄山、贞山、玉遮山处处有之。紫花蕈:面紫,折黄,味美,秋冬始生。姜黄蕈:色如姜黄,一名栀黄蕈,一名鸡黄蕈,所谓鸡者是也。产黄山为多,纯黄色,不另生褶,即于背面绉纹如折耳,口齾而不卷,亦不伞张,味极鲜美,四时俱生,山人所尚。灯台蕈:一名鸡脚蕈,质瘦高脚,黄黑色,伞张颇似《西湖志余》所谓丁蕈者,味亦佳。这些蕈都是中品,味道美丽,但不如上品的鲜美和柔脆。下品下品的蕈有以下几种:瘪婆子蕈:一名老婆,褶厥状肥大而面绉,菌之最蠢者也。色黄白而带黑晕,仰卷,折如鸡黄蕈。粉团蕈:一名玉蕈,纯白如玉,质如干粉做成者,不作伞张,味甘胜,涓洁。橘皮蕈:红如橘皮,气亦带辣,其质颇似猪血蕈。伞子蕈:色黄,如奶汁蕈,伞张,出黄山。麫脚蕈:色白而滑,味为下。紫血蕈:外深紫而褶红色,味亦鲜美。紫富蕈:一名紫蕈,赪紫色或淡黄色,味佳。血蕈:色正红,鲜艳可爱,味亦鲜美,宿则色蔫,味渝而不堪食矣。红猪血蕈:色红;淡猪血蕈:色淡,二种并可食。这些蕈都是下品,味道和质地相对较差,不如上品和中品的鲜美和柔脆。巢氏说,所有园圃种植的菜本来没有毒,但是蕈菌等物都是草木变化所生,从树上长出来的叫蕈,从地上长出来的叫菌,这些都是由于郁蒸湿气变化所生,所以有的有毒。人吃了有毒的蕈菌后,很多会导致死亡,非常快。那些没有死的人还会感到烦闷,呕吐,腹泻,过了很久才会醒过来。陈藏器说,菌在冬春季节没有毒,夏秋季节有毒,因为有蛇虫从下面经过。在夜里发光的,想要烂掉但是没有虫子的,煮不熟的,煮完后照人没有影子的,上面有毛下面没有纹理的,仰卷赤色的,都有毒,能杀人。中了毒的人,可以用地浆和粪清来解毒。《博物志》和陶隐居、孙真人都说喝土浆和屎汁可以治愈。汪颕说,凡是煮菌,都要加姜屑和饭粒,如果变黑了就是有毒的,否则就是无毒的。陈仁玉说,凡是中了毒的人一定会笑个不停,可以用苦茗、白矾和新汲水来解毒,没有不立刻治愈的。叶梦得在《乙卯避暑录话》中说,治菌毒的方法也可以治枫树蕈,吃了它后会令人笑不止。可以用地浆来治,挖地作坑,把新汲水倒进去,搅拌使其浑浊,等待其澄清后取出喝下,就能活命,也能解除各种毒。东南山谷间多产菌,但是种类不同,吃的时候有中毒的,往往会导致死亡,因为有蛇虺毒物的熏蒸。这是由一位僧人传出的方子。《本草》隐居注说,居住在山上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个方子。黄休复在《茅亭客话》中也记载了这个方子。邱琼山在《群书钞》中也记载了这个方法。臞仙在《寿域神方》中说,菰菌毒和河豚毒可以用陈壁土汤泡,澄清冷饮,嚼橄榄三五枚来解毒。又说,吃菌遇毒,可以绞人屎汁喝一盏就能活命。服用各种吐利丸也很好。芝园主人在《急救良方》中说,吃野菌毒可以用甘草,不论多少,以麻油一盏煎数沸,冷服,其毒自解。《夷坚志》中说,崇宁间,苏州天平山白云寺五僧人在山间采蕈,得到了一个很大的蕈,摘下来吃了,到了夜里就开始呕吐。三个人急忙采了鸳鸯草生啖,于是就好了;另外两个人没有采到草,呕吐至死。这种草是藤蔓生的,对开黄白花,傍水依山处都有,所谓金银花就是这种草。宁源在《食鉴本草》中说,黑豆煮汁喝可以治疗蕈毒,非常灵验。叚成式在《酉阳杂俎》中说,岭南毒菌可以化为巨蜂。修行里在《私第书斋》中说,紫荆枯根生大菌。郭彖在《暌车志》中说,瓷瓮菌生光润灿然。彭乘在《墨客挥犀》中说,菌不可妄食。建宁县岩间忽然生出一个菌,大如车盖,乡民觉得奇怪,就把它采来吃了,结果吃的人都死了。《夷坚志》中还记载了简坊大蕈和金溪田仆吃蕈,一家六口人都呕血死了,邱岑幸亏喝了酒才免于一死。因为酒能解毒。田汝成在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说,宋乾道初,灵隐寺后面生出一个菌,圆径三尺,红润可爱。寺主惊喜,以为是珍品,不敢吃,献给了杨郡王。王也觉得奇怪,就把它献给了孝宗。孝宗下诏说,这个菌很美味,应该供佛,就把它赐给了灵隐寺。寺主又把它拿回来,盛在盘子里,过了一天,汁液沾濡了,两只狗争着舐它,结果都狂死了。寺主大惊,说,如果进了天厨,一定会遭到惩罚,赶紧把它埋在地下。因为万乘所御一定有神护,而杨王是大贵人,寺主不敢私自口腹,都免于意外之祸。因此,我认为这几种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解毒方法,值得记载下来,以备不时之需。同时,也希望人们能够小心谨慎,不要随便采食蕈菌,以免中毒。镜水忍可禅师在宁国山中,一天和三四个僧人一起吃蕈,都中了毒,突然间就开始呕吐,身软口呿,正在窘急时,忽然有一个卖药的人上山来了。僧众告诉他情况,他就用甘草浓煎灌给他们,于是同时都好了,至今还留有后遗症。深山中能遇到这样的人,难道不是佛的帮助吗?否则几乎就丧身失命了。忍公常常对我说起这件事。又有阳山西花巷有人在一座荒墩上采到了一个菌,煮来吃了,结果中毒了,皮肤像琉璃一样。派人去察看蕈处,见到菌丛生如故,就掘开它,发现一个古冢,里面全是蛇。于是用甘草煎汤喝下,很快就好了。所以我每年腊月都在粪坑内浸甘草、人中黄,以治疗蕈毒、天行疫毒、伏气热病、痘科毒等。这种方法非常有效。具体方法是:用甘草为末,将毛竹筒一叚,两头留节,刮去青竹皮,节上开一窍,纳甘草于中,仍以芭蕉叶柄削针闭窍,浸粪坑中四十九日,须至立春日取出阴干任用。又有一个乡人常用一种草头来治蛇伤,非常有效,但没人知道是什么草。后来有人仔细察看,才知道是鱼腥草。这人说,蛇在草上过,其腹自裂;又说也能解蕈毒。俞成在《萤雪丛说》中说,夏秋季节的杂菰蕈都是由恶虫蛇气结成的,所以凡是过时上市的蕈,都应该挑选去掉没有名气的和与好蕈形似的,这样才可以吃。比如说,石灰蕈很像粉团蕈,桴炭蕈很像野鸡斑,瓦屑蕈很像青面子,黄馒头蕈小时候很像雷惊蕈,只有这几种蕈四季都有产,人们一定会把它们混在一起卖。虽然它们不会杀人,但它们的性质难以预测,所以再次提出来警告大家。还有一个叫做鬼凉伞的蕈,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或朽木上,或粪壤上,或多年茅屋上,雨后才会生长。《丹铅总录》中说,唐诗中有“老屋茅生菌,饥年竹有华”的句子,这个菌就是鬼凉伞,也叫做鬼盖。陶弘景把它命名为朝生,取自《庄子》中的“朝菌”之意。陈藏器又把它命名为鬼屋,它生长在阴湿的地方,像菌一样,它的盖是黑色的,茎是红色的,可以用醋来治疗瘇毒、恶疮和马脊瘇。周密在《癸辛杂识》中说,菌蕈类都是幽隐蒸湿之气的产物,像鬼伞一样,它们都是吸收阴湿之气而形成的,所以一定要小心,不要误食。我认为蕈是一种无根菜,才生长两三天就烂了,不能吃了。吴僧赞宁说,拾蕈的时候要用箬笼来盛贮,不可以靠近泥壁,靠近泥壁的话,蕈就会容易坏。山中人将餹蕈汤煠火熏,也可以藏食,称之为杜香蕈。凡是洗蕈,都必须逐个轻手拈取,搯去泥沙,贮净器中,浮于水上拭去沙土,不可以舀水乱冲,致沙入褶内,莫之能出。粗人不要让他们做这个事情。幽人韵士拾得佳菌,捡去宿者,香油炒透,和以盐、酰、姜屑,再煮极熟,这样就可以供食了。我认为鯸鲐和鲜菌都有毒,必须煮得透熟,才可以解除毒性。《易牙遗意》专门研究食品,但没有提到这两种东西,可能是因为它们太危险了。根据《郡志》的记载,只有雷惊和猪血两种蕈。《吴县志》记载了六种蕈,是人们所公认的。《阳山旧志》也记载了六种蕈,其中包括茎高白而斑的溪鹅蕈,也就是鹅子蕈;发高的鸡鹅蕈,也就是鹅卵蕈;紫而青的青紫蕈,其实就是餹蕈长时间没有被采摘,颜色变淡而呈现青紫色;小而实的麸筋蕈,其实就是麫脚蕈类。阳山蕈的产量也很丰富,但志书只记载了这些。长洲县的新旧志书中,并没有记载蕈的产量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。附上《斸蕈诗》四首:老翁雨过手提筐,侵晓山南斸蕈忙。敢为家人充口腹,卖钱端为了官粮。梅花水发接桃花,又动南山礔礰车。春熟却教无麦种,松间剩有菌如麻。松花着处菌花生,雨后岩前采几茎。分付山妻好珍重,姜芽篱笋共为羹。看他车马踏京尘,博得邯郸一欠伸。争似平生鉏菜手,栽花拾菌过残春。(康熙癸亥年,一春风雨把菜麦都淹没了,种子也没有了,但那一年蕈的产量却非常多,就像松花飘坠一样,哪里都有菌生长。)原作:《吴蕈谱》I珍馐谱61 作品书影音生活美食122这个赛萌不太萌81 人关注
关注知识挖掘机40296 人关注
订阅
你,问谁呢?
资讯《核众食堂》Vol.10先导预告Ryoma2018-01-042377没有胜负心,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
资讯《核众食堂》Vol.6先导预告Ryoma2017-11-09258710:13核众食堂最有仪式感的简单酱货[酱肘子]二瓜2017-10-30190296评论区 发送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
机核从201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分享游戏玩家的生活,以及深入探讨游戏相关的文化。我们开发原创的播客以及视频节目,一直在不断寻找民间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。
我们坚信游戏不止是游戏,游戏中包含的科学,文化,历史等各个层面的知识和故事,它们同时也会辐射到二次元甚至电影的领域,这些内容非常值得分享给热爱游戏的您。
知乎微博微信播客吉考斯工业核市奇谭机核发行RSS营业执照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-20191060
京ICP备17068232号-1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[2024]1733-082号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6937号
食品经营许可证 JY11105052461621
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零字第亦230031号
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投稿须知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社区规定工作招聘
Copyright © 2009 - 2024 GAMECORES. All Rights Reserved